找到相关内容95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批注

    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;受、想、行、识,亦复如是。   若解实相,即见非相;若了非相,其色亦然;当于色中不失色体,于非相中不碍有故。若能是解,此名实相。炊沙不能成饭,榨沙不能得油,如五蕴与真如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83889013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(3)

    用功将五蕴皆空为禅宗   “五蕴皆空”一语,是说明心见性之后,五蕴皆变为佛性,遍满虚空,万象物质皆为佛性,所以说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”,现在一般修行以为不执着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389258.html
  • 月溪法师: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

    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;受、想、行、识,亦复如是。   若解实相,即见非相;若了非相,其色亦然;当于色中不失色体,于非相中不碍有故。若能是解,此名实相。炊沙不能成饭,榨沙不能得油,如五蕴与真如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589263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)

    、触等更无别色。」这就是说,色也是香、味、触及四大因缘和合而成,并无自性,因而是空,所以说:「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。」   (30)菩萨法身四大五根,同於变化:疑「菩萨法身」之下漏「无」字。在前章中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293158.html
  • 僧肇与玄学化的中国佛学

    ldquo;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[15],即色宗只强调,色不自生,即一切事物皆不能自己生成,所以说色,即事物的相状只是假象、空象,而非本有、真相。僧肇指出,此说虽然把握...

    麻天祥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1993674.html
  • 佛教价值观在隋唐价值综合中的重要地位

    、纸醉金迷、男欢女爱等等,都是虚幻而空的无常存在,都无实在的自性,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”。法相宗甚至认为,不但“法”(物)是空幻的,“我”也是空幻的。这种空,并非绝对的无,而是假有...

    赵馥洁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493688.html
  • 心智的培养

    自在菩萨”。我们没有保持那个应有的觉心去观照事物。自然体会不到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的同时因果的原理。   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也能认识到许多相同的佛理,比喻烧香,可以看得到香一直在变化。这很有意义的。...

    道隆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6303095482.html
  • 诸法性空论

    因此,在《般若经>>中,色与空是二而一的东西,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。为什么会有色与空不同的名称呢?经中用“二谛义”来解释:万法性空是真谛,认为色有是俗谛,通过色有俗谛,方能显性空之真谛。因此,认识到“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2795582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精神的中土文化之根

    道行般若经》中,也借用了“本无”、“自然”等概念来表示佛教“缘起性空”的基本思想,如译“渚法性空”为“诸法本无”,用“色之自然”来表达“色即是空”,这显然都是受了道家“有”、“无”、“自然”等概念的影响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8335396352.html
  • 达观法师:无常法门的理论与实践

    生灭;从质能不灭来论,是常住无生。《心经》说: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”缘起不离性空,性空不碍缘起,空有非二,性相一体,本来不二,岂有矛盾之难。   我们应知...

    达观法师

    达观法师|无常法门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4/03/112133325791.html